“互聯網總統”奧巴馬正式上臺了;新浪合并分眾了;開心網的“爭車位”游戲植入汽車廣告了;騰訊農場增開牧場了;百度進行網盟精確推廣了,以30萬家優質百度聯盟網站為平臺的網絡推廣,很有實力的;旅游景點開始炒作了;汽車進行網絡營銷了等等。現在 各企業都進行進行網絡營銷了。
2008年,“封殺王老吉”的經典案例讓“網絡營銷”一夜間風聲水起。由于其低成本性、便捷性、快速性,網絡營銷成為經濟蕭條期中小企業的最佳選擇,在金融危機余波即將過去的2010年,中小企業對于網絡營銷的認識存在誤區。現總結一下。
首先,許多企業認為網絡營銷就是建網站、開博客、做競價排名、發帖子。并且與一些中小企業老板、管理層交流時,一提起網絡營銷,他們就說“我們也很重視網絡營銷,已經建好網站了”、“我們不投網絡廣告”、“我們在百度上做競價了”、“我們安排了新來的大學生在網上發帖”等等,其對于網絡營銷的理解讓人哭笑不得,片面化、以偏概全、自作主張……不一而足。
網站是網絡營銷之基本,是的“網絡名片”,如果一個連網站都沒有,就會錯失很多商業機會。而搜索引擎一度在網絡推廣中發揮了顯赫作用,但隨著競價排名的日益透明化,用戶也開始擦亮眼睛。因三鹿而牽扯的“屏蔽門”事件,使百度深陷泥潭,即為明證。因此,對于搜索引擎這種推廣方式一定要慎用。至于上面提到的“我們安排了新來的大學生在網上發帖”,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流于形式,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導、沒有統一的計劃,大學生也缺乏動力,認為這是一項沒有任何含金量的“低級工作”,或有可能使“發帖”夭折。
網絡營銷一定不是幾個彈出的廣告,不是“百度+阿里巴巴”,不是“BBS發帖”,而是一系列網絡推廣手段的整合。如網站建設、BBS推廣、競價排名、網絡新聞、網絡專題、博客、視頻、電子雜志、在線訪談、SNS、貼吧等等。如何用一根線把零散的推廣元素串成“珍珠”,是網絡營銷的核心。
其次,認為網絡營銷深不可測。對網絡營銷的兩種典型錯誤觀點,一種是企業自以為是、先入為主,另一種就是避而不談、諱莫如深。有的老板覺得網絡營銷是大企業該干的“大事”,需要大筆獎金投入,是深不可測的高深玩藝,弄不好可能會把自己“套”進去,因此現在還是少碰為妙。如山東省經貿委調查數據顯示,山東中小企業對互聯網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信息交流層面,16%的企業使用了電子商務功能,10%的企業使用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,但真正將電子商務應用到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僅占13%。可見,大部分中小企業把網絡當成信息搜集、交流的平臺,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轉型到通過網絡來獲得生意機會。
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有其成長那個的過程,新事物的出現總會多少給人們帶來不安,例如電的出現,它雖然可以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危害,但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用電,電的出現改變了人生活方式,并且帶動了社會的變革。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電。還有飛機的剛出現時,總認為那是富人所擁有的,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普通百姓都可以坐飛機。
網絡營銷也是一樣的道理,它不是大企業的專屬推廣平臺,網絡之所以大受歡迎,正因為它徹底打破了等級界限,真正體現了“世界是平行的”這一理念。網絡營銷并非高深莫測,它是把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和終端促銷方式進行了有機整合,并結合網絡媒體的特點進行了有效創新。網絡必將是未來媒體競爭的主戰場,要想企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,就必須重視網絡營銷、實行網絡營銷。
再次,網絡營銷立竿見影。中小企業的老板都比較看重銷量,“重銷量輕品牌”已成為許多中小企業的通病,特別是在最近的經濟蕭條期。如果在生存期持這一觀點無可厚非,但是一旦度過了生存期,進入發展期,就必須重視品牌建設。網絡營銷就是品牌建設的高性價比方式。如果以為做網絡營銷在短時間就可迅速提升銷量,那還是趁早打消這種念頭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,網絡營銷是一項持久戰,是通過口碑的累積效應才能逐漸轉化為市場銷量的。不少企業前期的投入后見效果不明顯就不再投入,這種就與求成的事情很多發生,網絡營銷是有運作規律的,是需要一定時間的。在金融危機期間網絡營銷或能促進銷量猛增,但是要想持續火爆卻比較難,因為你在網上賣出去的產品越多,反面的評價可能也就越多,這就需要通過及時發現、合理引導、正面傳播來化解危險,轉危為機。
最后,網絡營銷包治百病。如果期望通過網絡營銷而沒有其他的配套支持創造銷售神話,那是不可能的,也是不現實的。堅持無店鋪銷售的PPG是最典型的例子。通過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、平面廣告和網絡宣傳,PPG創造了服裝界銷售奇跡,而由于對質量控制、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重視不足,導致創始人李亮攜款潛逃、風投撤資、高管離職等傳聞頻頻見諸報端,雖然目前關于PPG事件尚無最終定案,正所謂無風不起浪。它也提示我們,網絡營銷并非包治百病,它只是一個新渠道、新平臺、新方式而已,需要與傳統的銷售模式、宣傳形式相結合,并做好質量控制、渠道管理、售后服務等各方面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