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媒體會現場崔巍下跪
出品|焦點財經&搜狐地產
作者 | 王迪
編輯 | 吳亞
打江山難,守江山更難!商界“父子”“夫妻”“兄弟”反目事件,由來層出不窮。
9月11日,發酵許久的石榴集團創始人“內斗門”事件迎來最新進展。石榴集團董事長崔巍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,就內斗一事作出說明和澄清。
在現場,崔巍稱公司治理權的變化而出圈而感到羞愧。期間,他情緒失控,雙腿跪地,雙手捶地,并下遺囑:“如果由我們實際的凈資產覆蓋不足而給各家金融機構帶來損失的話,我將從我們所在的石榴中心22樓一躍而下,我以我的生命作出信譽擔保”。
今年6月底,石榴集團被爆出,老板開除包括合伙人桑春華在內的四名高管,隨后公司內斗升級,包括搶公章、搶資產、裝竊聽器等。今年8月,石榴集團副董事長桑春華公首度回應內訌事件。

崔巍陳情
就在前不久,云核變量董事長劉夏在微博實名舉報,桑春華以吃飯為名,邀約“多人運動”,而在她拒絕后,被桑春華微信和電話辱罵,讓身處輿論旋渦的桑春華,在繼權力的游戲之后,又卷入“桃色新聞”。
對于解除桑春華職位一事,崔巍回應稱:“解除桑春華先生公司總經理職務并予以辭退,是嚴格按照石榴集團及公司控股平臺所應遵循的所有法律法規。”

起于股權分割之爭
回顧整場“內斗門”事件,兩人爭議的焦點主要在股權分家之爭及桑春華職位是否應該被解除。
根據此前桑春華的講述,崔巍和桑春華矛盾發生于2022年1月30日。
當時,他們一起商談分家事宜,崔巍提出在其股份58%的基礎上溢價30%,即按崔巍持股75%和桑春華持股24%的股比分家。對此,桑春華反對。直至2023年6月矛盾爆發升級,出現搶占公章和免職高管等內訌事件。桑春華爆料,自己所乘坐的車輛被安裝了跟蹤竊聽裝置。
公開資料顯示,崔巍、桑春華都是石榴集團創始股東之一。在石榴集團里,崔巍持股58%,桑春華持股42%,二者均為公司實際控制人,一起創業搭檔了25年。
在現場,崔巍承認桑春華是公司股東,并表示:這是個人歷史遺憾。“我們更加堅決依法依規取消他對公司的治理權力,這不是股東內訌,不存在所謂的‘搶公章’、‘搶資產’、‘鬧分家’的宮斗戲碼,這是一場嚴肅的、依法依規的公司治理權的調整和捍衛。”崔巍如此解釋道。
崔巍將他與桑春華的關系稱之為“就像曹云金之于郭德綱”。“桑從20歲剛踏上社會就開始跟著我,一直在我身邊,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伙子慢慢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。”
作為桑的領路老師,又作為多年合作的兄長,崔巍表示,在創業之初犯了一個錯誤:沒有將團隊情誼和個人權益理性劃分。此外,他還透露,2001年時,他將銷售代理公司一部分股份無償贈予桑,而桑春華在取得公司股份的過程中沒有投入過一分錢。
于桑春華而言,他則認為是:”一起養了25年的孩子,突然被另一方搶走了!”
從房產銷售白手起家,將石榴集團打造成北京本土知名開發企業,原本是一段佳話。但是。經歷過2021年上市無望、房地產市場下行等事件,兩人在經營理念上也發生了分歧。早在2012年,桑春華提出將公司上市,但崔巍反對。
事實上,自6月28日以來,石榴置業旗下已有11家公司的法人,已從桑春華變成崔巍。期間,桑春華也多次嘗試著跟崔巍對話、談判,找中間人搭線、線上談判兩次,但均未有結果。
對于被辭退事件,桑春華此前的回應是,崔巍無權以個人單方通知的方式免去其在石榴集團的職務。并強調,雙方在經營理念等方面的分歧,理應在股東層面通過妥善方式協商解決。崔巍的說法是,依法且結合桑的私德問題整治公司亂象。

回應逼債:崔巍對地方政府、金融機構、合作供應商作出承諾
從“內斗”戲碼演變為公開的各執一詞。崔巍稱:“不要讓我們死于一場無妄的輿情之災”,而桑春華此前的回應是,身為大股東、董事長的崔巍在如此惡劣房地產環境下,不顧公司的生死,孤注一擲、不擇手段地違法搞“分裂”。
事實上,正當兩人矛盾火速升級之時,石榴集團的危機已經顯現。
就在八月初,興業銀行向石榴集團及北京石榴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、崔巍及桑春華發來告知函,要求在2023年08月12日前,將18億貸款本年度剩余應還本息金額7400萬元存入監管賬戶。否則,興業銀行有權宣布全部貸款提前到期,并追究借款人及擔保人違約責任。據相關媒體報道,上海銀行和浙商銀行也準備行動了。
在現場,為挽回公司形象,崔巍特別對和石榴業務相關的地方政府、金融機構、合作供應商進行承諾:
第一,想對石榴在全國56個有開發業務的地方政府表示最大的感恩和感激。二十年來,石榴開發的項目沒有一棟爛尾,沒有因此給所在地政府添麻煩、造損失;
第二,石榴二十年的發展至今未有一筆金融壞賬或銀行逾期,在當下這個地產環境下真的已經實屬難得,石榴集團總資產600億左右,有息負債120億以下,這是一個十分健康而又良性的地產公司。
“第三,對于我們的負債率和凈資產覆蓋率,石榴集團歡迎所有的金融機構再做盡職調查。如果由實際凈資產覆蓋不足而給各家金融機構帶來真實損失的話,我將從我們所在的石榴中心22樓一躍而下,我以我的生命做出信譽擔保。”崔巍如此表示。
此外,崔巍在現場對桑春華近期的“桃色緋聞”作出回應:“公司外部的市場商譽嚴重受損,我不想評價網傳的 4P熱點,這與公司無關。”
據崔巍透露,“坊間對我司相關高管極度奢靡、縱聲犬馬,驕奢淫逸的傳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,一些關注公司發展的同行友好、領導兄長都對我有所提醒,而我對桑進行善意警示和勸誠時,桑卻多次當著公司高管的面,拍著桌子跟我說:‘這是私德與公司無關,你管不著!’”
此外,針對上市問題,崔巍則回應媒體稱,結合房地產行業出現的暴雷及低市盈率等問題,上市已經沒有任何意義。

昔日25年搭檔分崩離析
提起兩人的結識,根據崔巍的講述,1997年,其完成公司最重要的資本原始積累,員工超過100人,進入迅速擴張期。1998年,桑春華來應聘,桑春華20歲零4個月,崔巍30歲。
至于二十年亦師亦友關系一朝決裂。由石榴集團創始股東“內訌”事件基本可以概括為,踩準地產紅利風口,兩人“濃情蜜意”,進入地產行業下行周期,雙方矛盾逐漸演化。然而,雙方爭執不下的結果或給企業帶來新的危機。
石榴集團總部位于北京,連續多年位列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100強。據石榴集團今年4月披露的公司債券年報,崔巍和桑春華分別擔任石榴集團董事長、副董事長。
2016年11月1日,石榴集團以“石榴紅了”為主題召開盛大品牌煥新發布會,宣布由K2更名為“石榴集團”,當時桑春華曾說:“聚合是力量,分散是生機”,更是在更名儀式上說,目標是“要做地產界的蘋果”。
這是石榴集團的高光時刻。
在此之前的2001年,崔巍和桑春華在北京成立華美地產,主營新房營銷代理業務。2007年,兩人介入地產開發領域,創建總部位于北京的K2地產,此后推出K2·海棠灣項目。K2地產踩中通州快速發展的節奏,陸續開發了K2百合灣、K2清水灣、通州十里春風等樓盤。2013年時,K2在北京的銷售額達到71.27億,躋身北京市場前五。
2017年,石榴集團開啟全國化拿地模式。據坊間傳聞,這正是桑春華主導的。此后的2020年,則由崔巍主導,石榴集團一改全國化策略,當年僅拿了廊坊和通州兩宗地。
隨著房地產步入下行周期,曾經低能級城市地塊也面臨著銷售難、回款難、后續開發難等問題。2022年回歸一線和二線主要城市的戰略的石榴集團急轉日下,同時面對港交所沖刺的失利,這也為兩人的矛盾爆發埋下了伏筆。
此時,兩者之間的“內訌”,更多是業經營上困頓的顯現,而石榴集團也面臨著現金流上的較大壓力。
在銷售額方面,2022年石榴集團銷售金額下滑至235.6億元,排名跌至80名。2023年上半年總銷售金額僅為90億元,排名第87位,相比2022年全年80名的排位下滑了7個名次。
根據公司債券年報,石榴集團2021年實現營收219.83億元,2022年營收縮減至167.85億元。該集團的盈利能力下滑更為明顯,凈利潤由2021年的7.52億元驟降至2022年的4884.13萬元。

(原標題:《搭檔超20年合伙人反目,董事長把副董事長掃地出門,石榴董事長崔巍下跪首度回應 》,轉自搜狐焦點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以供大家學習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速刪)
Copyright 2009-2020 版權所有-北京華禧邁高公關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55157號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