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關本身是一個中性的概念,但黑公關的性質就不同了。
所謂黑公關,就是有組織、有預謀、有目的地對企業或個人進行不實言論摸黑形象的公關操作。黑公關在企業或個人之間充當“軍師”的角色,背后則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利益鏈。
就拿這次福瑞達被攻擊事件來說,黑公關在沒有經過權威機構和司法機關的調查取證、慎重判定之前,草率給其扣上“不正當競爭”的帽子;這波操作,黑公關便是利用了人性中的多變性和易引導性。
就拿娛樂圈來說,不論是捧殺還是攻擊都是無下限的,尤其是為黑而黑的公關操作最可怕,水軍鋪天蓋地的言論,往往混淆是非,真真假假令人難以分辨,甚至讓藝人陷入輿論的泥沼中難以抽身。
而在商業圈,有時候一場黑公關就能“害死一個企業”,正所謂“螞蟻也能咬死大象”。
想想真是細思極恐,這些文章和言論往往投訴無門、維權無果。都說清者自清、沉默是金,但在商業,輿論一旦發酵,就很容易讓消費者信以為真,負面消息對品牌的傷害不是用錢能衡量的。有時候花了無數科研和營銷費才好不容易打造的品牌形象,卻在一次小小的黑公關面前毀于一旦。
花錢事小,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,但福瑞達生物知道,被扣上“虛假宣傳、誤導消費者”的帽子事大。福瑞達生物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,直面輿論壓力,站出來正面回應,并且在網上和黑公關公然宣戰,否則損失更慘重。
黑公關一旦來襲,如何打贏這場戰爭,一直以來都是各行各業的難題。
社交媒體上的黑公關,早就讓很多企業聞之色變。
2018年中旬,馬化騰突然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則動態,大意指黑公關猖獗已經讓一貫佛系的他忍無可忍了,是時候進行深究了。
繼《騰訊沒有夢想》刷屏之后,網絡上有一篇黑稿對騰訊游戲大肆撻伐、用語偏激,文章指責了騰訊游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,明顯立場傾斜、意有所指。這篇文章黑得并不專業,很快被人戳穿了其中的貓膩,騰訊的這場公關危機算是有驚無險。
不僅是互聯網圈,車企也是黑公關的高發地帶。比如2018年,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曾因黑公關事件口誅筆伐,最終雙方握手言和。前段時間,長城汽車與長安汽車再起糾紛,也是因為黑公關,長城說對方已道歉,而長安則說清者自清,究竟孰黑孰白,一時間眾說紛紜。
不僅是互聯網圈和車圈,各行各業苦黑公關久矣,黑稿亂飛,惡意中傷,水軍刷屏,這樣的黑公關,非魔即妖,非蠢即壞。
黑公關戰爭里沒有真正的贏家,縱觀整個經濟發展歷史,從來沒有哪家企業是通過“黑掉”競爭對手而一家獨大笑到最后的。就像早期著名的騰訊與360之間的“3Q”大戰,也是雙方都存在威脅對方地位的情況下而展開的,而最終雙方又不得不采取休戰的方式終結這場戰役,結果就是兩敗俱傷,對誰都沒好處。
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(以下稱“福瑞達生物”)在遭遇疑似“黑公關”攻擊之后,選擇公開發聲,譴責令人深惡痛絕的黑公關,令業界嘩然。
伴隨著破尿酸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時期,風頭正勁的福瑞達更容易招黑。畢竟福瑞達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和口碑,人怕出名豬怕壯,這樣口碑品牌難免成為競爭對手的“眼中釘肉中刺”。
正是因為這些競爭和那些容易“招黑”的企業,80%的黑公關公司才有了生存的土壤。黑公關打著“揭露市場背后的真相”的幌子,干著“拿人錢財替人消災”的勾當,通過充當“攪屎棍”或者在他人的操縱下,賺著不能見光的錢。
從消費者的角度上看,這對他們的傷害是巨大的。尤其是新的、潛在的消費者,本來剛想要買福瑞達生物的某款產品,卻被黑公關的海量垃圾信息和水軍評價給誤導了,長此以往,醫美市場環境就被這根“攪屎棍”給攪臭了,破尿酸這個行業的社會信譽就垮了,發起黑公關的幕后黑手,也將自食惡果。
福瑞達生物現在總算明白,打江山容易,守江山難。但他們也“決不妥協”,相信邪不壓正,是對的錯不了,是白的黑不了,輿論再妖,身正就不怕影子斜,有過硬的品牌質量作擔保,就有反黑的資本和底氣。
但說白了,即使福瑞達生物最終把這樁事給了了,黑公關也不會徹底消失,它是所有市場競爭關系中的頑疾。有利益,就會有黑公關,根源還是那些動了歪心思的企業。
沒有永遠的對手,只有永遠的利益。企業想要擁有更大的蛋糕,最終還是要通過產品創新和用戶口碑。在此筆者也呼吁,若想不被黑公關“侵蝕”,企業還需自律,謀求公平、良性的競爭合作關系,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。
Copyright 2009-2020 版權所有-北京華禧邁高公關咨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55157號-6